寶寶不就是肉肉胖胖的才健康可愛嗎?太瘦還會被嫌棄沒有養好。其實這些觀念都過時了,研究顯示兒童期的肥胖受嬰幼兒時期影響,也與之後的青少年、成年肥胖相關,不可輕忽。
怎麼知道寶寶過胖了?
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莫澤儀表示,嬰幼兒過胖的定義要從多面向來看,較客觀的方式是運用體重與身長相對指數(weight-for-length)或年齡別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-for-age, BMI)來做評估,85百分位以上定義為過重,95百分位以上屬於肥胖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也訂出2歲以下的BMI建議值供參考,當這些指標都顯示寶寶過胖,就要多注意寶寶的飲食狀況。
過胖的4種常見原因
1.遺傳:
研究指出如果父母其中一人肥胖,寶寶就有40%的機率肥胖,如果二人都肥胖,寶寶就會有80%的機率為肥胖者。
2.媽媽孕期過重或妊娠糖尿病的影響:
媽媽在懷孕期間若體重增加過多或罹患有妊娠糖尿病,可能會造成寶寶出生體重過重,增加未來寶寶過胖的風險。
3.過去育兒觀念:
過去有些觀念認為寶寶胖胖的才是養得好,因而容易過度餵食,但小孩其實只要健康並且照著正常的生長曲線成長即可。
4.飲食習慣:
寶寶在嬰兒和幼兒時期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孩子日後的進食行為,建議爸媽把握這個時期,做好肥胖防治,多提供孩子天然的食物,少吃加工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