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年也要「迺夜市」,全台共有33個夜市營業。夜市是台灣特有的美食文化,逛夜市吃小吃在春節也可視為走春重頭戲,面對美食當前,讓人什麼都想嚐一口,結果快速肥胖。不過,營養師提醒,選吃夜市美食,要牢記「三少三要」原則,才不會「每逢佳節胖3斤!」以及逛夜市前或隔天,可自製蔬果精力湯,補足蔬果攝取量,以維持營養均衡。
夜市美食排行TOP5:鐵板牛排、雞排&鹹酥雞、冰品、臭豆腐、碳烤串燒
根據《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》網路調查發現,夜市美食排行第一名是鐵板牛排,第二名是雞排、鹹酥雞,第三名是冰品,第四名是臭豆腐,第5名是碳烤串燒。無論是炸的、烤的,或是鹹的、甜的、冷的、熱的食物都有人愛。但是,應該怎麼吃才不會肥胖快速上升呢?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柯曉彤表示,選擇夜市美食牢記「三少三要」原則, 大家面對琳瑯滿目的美食時,也可以聰明選,健康吃!
夜市美食健康吃:「三少三要」原則
少油脂:
油炸食物熱量高但營養價值低,因食材經高溫油炸後,營養素大多流失,且油品經高溫油炸後會裂變並產生反式脂肪酸,油炸物攝取過多容易形成過多自由基導致身體發炎及肥胖,更會增加罹患慢性病及罹癌風險,另外,柯曉彤亦提醒有些「碳烤類」小吃,店家為增加美味度,可能會先炸後烤,將增加更多熱量及鈉含量!
少加工:
夜市中,加工食品常見又美味,讓人食指大動,然而柯曉彤提醒,加工食品大多高脂高鈉,紅肉加工品更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(IARC)認定之一級致癌物,因此建議選擇新鮮原型食物取代加工食品,例如:鹽水雞、滷味或關東煮的蔬菜、菇類、雞肉、里肌肉、鳥蛋;另外潤餅蔬菜多,兩張潤餅皮約為半碗飯的醣量,若不加花生粉,可以減少約100大卡;清蒸的臭豆腐也是優質蛋白質來源,相較炸臭豆腐,熱量減少4成以上,但美味不打折扣,皆是低卡減醣的好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