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防疫期間宅在家,不少人抱怨久坐少動竟然跟過年一樣,「每逢佳節胖3斤」!需要有效減重,才不會造成疫情下的另一種災難。減重醫師劉伯恩表示,減重前要先了解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肥胖,包括便祕型肥胖、更… 詳全文 >
-
有醫學研究指出,單寧酸這個成分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,減少病毒入侵的機率,而單寧酸一般認為存在於紅酒之中,但其實也廣泛存在於堅果、蔬果等當中。林雨薇營養師提供6種健康攝取單寧酸的要訣,讓你防疫聰… 詳全文 >
-
疫情持續增加,與病毒共存仍然要做好防疫,除了打疫苗、勤洗手、消毒,提升免疫力也是重要關鍵!要讓免疫力遇上勁敵時能好好發揮效用,營養攝取絕對不能馬虎。提升免疫力的好方法就是啟動身體自癒力,林雅… 詳全文 >
-
俗話說:「早餐要吃的像皇帝」,但是早餐時段是許多家庭的慌亂時間,尤其在這一段防疫期間,孩子時不時要在家上課,自己也常在家上班,與病毒共存的日子中,如何給家人一頓能夠打造健康防護力的早餐呢?應… 詳全文 >
-
我快篩陽性了,該怎麼辦?COVID-19快篩陽性經醫師確認視同確診的政策上路一週,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將第一線看診經驗彙整為15個常見Q&A提供民眾參考。北醫附設醫院邱仲峯院長表示,配合政府… 詳全文 >
-
本土確診連續多日突破6萬,自己應該如何做好防疫?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陳宥達醫師提醒,只要先做好防備、不須太恐慌。除了持續注意加強清潔消毒、口罩戴好戴滿、勤洗手之外,日常也應該重視關鍵營… 詳全文 >
-
2021年末,在全球COVID-9疫情肆虐之下,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醫師,應台灣柔術總會徵召,擔任2021年國際柔術聯盟阿布達比柔術世界錦標賽隨隊醫師。必需掌握哪一些要訣,才能幫助… 詳全文 >
-
為了防疫,小學生遠距網路上課的時間增加,竟然近視飆升不自知。1名國小二年級張小弟,去年在疫情爆發期間在家上網課,3個月後回診竟發現近視度數暴增百度,為正常速率的4倍!眼科醫師吳怡頡提醒,忽視… 詳全文 >
-
面對後疫情時代,帕斯堤(Positive)的愛滋感染者與其他慢性病患者同樣深受疫情波及,領藥、定期回診成為他們治療過程最大的難題。屏東基督教醫院感染科吳怡慧醫師表示,身在防疫第一線,能理解帕… 詳全文 >
-
防疫如長期抗戰,但是下半年能看到出國旅遊的曙光嗎?有醫師預估下半年有望取消入境檢疫的措施,民眾出國旅遊意願也會提升,指揮中心認為下半年有可能做到嗎?台灣何時能全面解封讓民眾安心出國旅遊?疫情… 詳全文 >
-
牛年即將進入尾聲,新年即將到來,此時正是大掃除的好時機,如今再加上疫情正方興未艾,因此掃除之時很多人也會同時考慮進行消毒,讓清潔與防疫一步到位。所以為了防疫該怎麼進行消毒,包括酒精、漂白水、… 詳全文 >
-
COVID-19疫情在國內爆發後,站在防疫第一線的林口長庚醫院,負擔全國17%的重症,呼吸器數量占全國21%,葉克膜43%,檢驗量能更占全國24%。長庚醫院完成國內第一本抗疫紀實電子書《穿越… 詳全文 >
-
經過2021年辛苦防疫,生活型態改變,你的健康情况是紅燈還是綠燈呢?根據一項五年上萬筆的健檢資料分析發現,民眾過去常見的10大主訴症狀,其中頭痛、頭暈長期位居第一位。預防醫學專家鄭乃源院長表… 詳全文 >
-
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表示新增4例本土病例,而昨天下午已經確認女清潔員案17230確診,Ct值非常低只有11,且是感染Omicron,發病日是1月2日,由於案17230在12月30日、31日… 詳全文 >
-
為確保航空防疫安全,自2022年1月4日零時起(啟程日),旅客搭機前應檢附之COVID-19核酸檢驗報告調整為「2日內」報告,報告起計日由原「報告日」改以「採檢日」為基準,並以啟程地表定航班… 詳全文 >